2012/03/21

異數--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?

異數很多人看完這本書,總要說:這是本講如何「成功」的書?

這就玄了,伍迪翻來覆去看了兩遍,看不到他們說的那些。

也許是因為我生性悲觀吧!

我只能想到曾國藩說的:

凡富貴功名,半由人事,半由天命;唯讀書做人,全憑自己作主!

無論看原文書名"Outliers: The Story of Success",或中文書名,其實都可以發現,作者定義中的「成功」,談論的不是自我的實現,而是一種與世界較量的結果。

這沒有甚麼好奇怪的,符合絕大多數人對「成功」的定義,不都說「一將功成萬骨枯?」

你能拚到當那個一將,那你就跨過界線,成了超凡...萬一你只是萬骨的其中之一,那就平凡了。

也因而,他,從個人而社會,列出一些條件:

個人特質(才能與準備)
家庭環境(對於習慣的養成與處事態度的影響)
學校教育(教學方式,簡言之是「學風」)
社會趨勢(出生率、產業結構,甚至挑選曲棍球隊員的年齡限制截止日)
民族性、地域性甚至歷史因素(飛行員使用不夠直來直往的韓語容易空難、種麥子的農民後代學習表現不如種稻子的)

麥爾坎.葛拉威爾一如以往,用很多好聽的故事來證明,這些看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論點,其實證據很扎實。

然而,正因為有這麼多因素,相互影響。所以他也忙著不斷舉出反例,告訴你沒有哪個條件,具有關鍵影響力!

譬如說,天份對成功與否很重要,這誰都沒有異議。但是在第三章,他引用英國心理學家郝德森(Liam Hudson)的話說:「智商跟籃球員的身高一樣,不是越高越好,是夠高就好!」

譬如說,他引用馬里蘭大學的社會學家拉洛(Annette Lareau),為了探討實用智能所做的觀察結論顯示,12個做為樣本的家庭,教養方式表面上有分寬鬆或嚴格,保守或開明。事實上只有兩種教養哲學,而且幾乎和社會階級有關:有錢人家是一種,窮人家則是另一種。

然而,這個「政治不正確」的觀察結論,並沒有宣判窮人家小孩死刑。第9章中,他馬上提出知識力學校(KIPP,即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)的例子,這個實驗性的計畫,只是在教學時間規劃與態度上做了些修正。就讓這個紐約最窮最亂的區域之一的中學,教學成果獲得重大進展......當南布朗克斯全部的中學生當中,只有16%數學可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數。但在知識力學校,到了八年級學期結束,有84%的學生都在及格以上。

總結來說,這本書裡面論述的「成功」,很像一場計算總分的考試。國英數這些占分多的科目很強,但是自然、社會沒達到一個門檻,你要上台大的機會還是渺茫;反之,因為是總分計算,你死背地理、歷史得到的一分,跟要套八個公式、五個原理才能解開的數學題得到的一分,最終效果是一樣的。

至於書中提到那個智商比愛因斯坦高30%的藍根,大學輟學後,最後只能窩在個小農場裡,鑽研那些不要說一般人,就算是普通大學教授也搞不懂的科學原理;對照「抽象智能」也高到一個程度,但是很年輕就嶄露在「實用智能」上的才能的歐本海默。藍根無疑是一敗塗地。

但是想想歐本海默雖然後來風光的負責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,又擔任有愛因斯坦等大咖進駐的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所長。然而,若非人紅召忌,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年頭,也不會被在研不研發氫彈上意見相左的泰勒指控「同情共產黨」,而受到迫害。後來雖然回復名譽,但是讓他致死的喉癌,又被許多人認為,可能與主持曼哈頓計畫時,接觸放射性物質有關。

這些,都是「不成功」的藍根,一生恐怕沒甚麼機會碰到困境。

如過藍根讀過英譯本的道德經,知道「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」的道理,應該會好過些吧!

 

諸佛無上妙道,曠劫精勤,難行能行,非忍而忍。豈以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,欲冀真乘,徒勞勤苦。

甚麼叫成功?始終是個定義的問題。

對宗教徒而言,得道,是成功!

對世俗角度看,聲名遠播發大財,是成功!

這兩者,沒有好壞,純粹是目標上的差異。

但是,對很多人看完「異數」這本書後,過度強調「練習一萬個小時」,忽略了書中還提到很多影響成功的要素。總讓伍迪想到很多宗教徒...

很多人總會問:我念佛這麼專心,菩薩應該會保佑我!

再不然就是說:我打坐幾十年,應該開悟有望了!

呵呵,這時看看上面那句達摩祖師對來求法的禪宗二祖說的話,倍覺有趣。只花點時間念佛打坐,,就想得到無上大道,確實是「小德小智,輕心慢心」,最終落個「徒勞勤苦」的下場。

同理,認真看看書就知道,「一萬個小時」,只意味著你對一項技術的熟練度。熟練,不能與成功畫上絕對的等號!如果沒有周邊條件配合,最後,也是「徒勞勤苦」四個字。

那為什麼會這樣咧?

大概我們在看書的時候,不是想要看到原本不知道的事來擴充視野;相反的,只是在為我們已有的理念,尋找它存在價值的證據!

畢竟,我們是種稻民族的後裔,我們骨子裡相信「一勤天下無難事」。放大「一萬個小時」在成功與否中的重要性,符合我們熟悉的「愛拚才會贏」的既定印象。甚至可以創造因為我們努力,所以一定會成功的安慰劑效果。

有了安慰劑,就能讓人忽略掉書中還提到好幾個對「成功」有影響力的事,應該注意...

比如說:教育!

 

在十九世紀,那些教育改革者努力減少學生用功的時間,認為長時間的休息有助於修補心靈受到的損傷。因此,星期六就不用到校,每天也提早下課,延長放假的時間,並警告老師:「如果學生生必須讀書,也不能長時間坐著不動,否則心理健康會受到影響。」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本書第9章,P.266

這本書最好看的,伍迪自己認為是第9章。如果有朋友們手邊有這一本書,不妨再拿來翻翻看。

好看的原因,不在於作者在這裡書寫得特別用力。而是情節,幾乎像專門寫來嘲諷台灣的教育。

看看上面引的那段話,只要把十九世紀,改成二十世紀。精確一點,是二十世紀末迄今......然後幾乎可以套用來形容,我們搞的教改。

更好笑的是,當我們那票「留美菁英」,忙著把他們在美國見過,但不知道了解多少的那套皮毛,披到我們的教育上頭,並為這套新衣服,起了個「教改」之名的同時。如知識力學校這樣的「教改」,也正在美國試行。

尷尬的是,人家要改的,正是我們想從美國搬回來的那套!

按書中說,知識力學校的課程分配大約是:

學生07:25到校。從進教室到07:55這三十分鐘,先上一門課,叫做「思考訓練」。接下來,是90分鐘的英文課和90分鐘的數學課。每天都是這樣。但是5年級的學生,則一天必須上兩個小時的數學課。我們每週至少有兩堂科學課、社會課和音樂課,加上75分鐘的管絃樂練習。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管絃樂團。

從早上07:25進校園,到下午5點才放學。5點後,還有自習班、有時還要留下來做公差或打球。有人甚至到7點才回家。扣除午餐和休息時間,它們學生在學校上課的時間,比一般公立學校的學生要多出50%到60%。

如果不看課程中有個看不懂的「思考訓練」,跟強迫要參加的管弦樂隊。其實這張課表,可能跟許多「教改」前離開學校的人,殘留印象比較接近。

真奇怪了,為什麼我們想抄他們,進行教育減壓;他們卻在向我們靠攏,開始在教育的強度上加壓?

當然,即便知識力學校,經過十幾年發展,已經成為有50幾間學校參與的體系。但是比起眾多的其他學校,畢竟還是小眾。就如我們不能因為有森林小學,就當作每個小學生都那樣過日子。

但是這個風潮是在的。

2010年,歐巴馬總統接受NBC訪問談到教育時,特別提到:「只投入教育經費,是不可能挽救今天的美國學校。只有重大的改革,例如延長學校上課天數及提升教師專業等,再搭配額外的經費補助,才有可能奏效。」

 

在這個因為要不要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牛肉進口吵翻天的時刻。第三遍翻看這個章節,伍迪突然打了個冷顫...

跟瘦肉精的危害相比,也許我們從美國「進口」了更毒害下一代的東西進來。

而且,這回美國人沒有施壓,是我們那些符合世俗標準的「成功者」自己引進的。

還有,瘦肉精牛肉,起碼是美國人的食物;而我們教改引進的,可能是美國的人的廢棄物。

最糟的是,如果你介意的只是「改革」,教育確實被改得很「成功」;但如果要精緻的要求到「改良」,那...就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